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深挖银发人才资源,推选了100多名“五老”,成立“五老”人才库并向镇(街、园、区)做好推荐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工作经验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理论素养高的独特作用,积极探索青少年传统文化传承新形式。
正值寒假,辛寨街道因地制宜,在老年大学分校设立了公益学堂,聘请推荐的“五老”来为孩子们教授书法、美术、诗词等传统文化,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村民张宝富说:“原来寒假总担心孩子乱跑闯祸,自从有了这些老师来给孩子们上课,孩子愿意去那学画画,我们可算是放心了。”另一位村民接道,“是啊,以前都给孩子报辅导班,现在这‘官方辅导班’直接办在家门口,我们真是省心了!”
不仅如此,周末的公益学堂也是热热闹闹的,有老党员带头讲党课,有老军人讲述革命故事,有老干部讲解最新的理论知识等等,他们经验、理论丰富,吸引了周边很多群众来听讲,使学堂越来越火爆。除了辛寨街道,每个乡镇也都结合自己实际,发挥了“五老”的作用。山旺镇组织“五老”在四点半学校建设、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发力;五井镇利用“五老”的人脉优势、经验优势,为当地发展找路子,助推乡村青年就业创业……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觉醒和复兴。有了这些“五老”的示范引领,村民的文化素养提升了,干群距离拉近了,爱乡爱党的热情增加了,党的向心力就上来了。寒假回家的大学生郭旭说,现在回到家里明显感觉村里打牌的少了,进学校的多了,乡村风气焕然一新了。
责任编辑:蔡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