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万年埠街道关工委联合万慈小学创新开展"婚姻家庭法律知识小课堂"。五、六年级学生化身"小法官",通过情景模拟、案例讨论等形式学习《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核心内容。
活动聚焦四大法律要点:
婚姻缔结规范
明确婚姻需满足男女双方完全自愿、法定婚龄(男22/女20周岁)及非近亲等实质要件,同时强调登记程序的重要性。特别指出重婚、近亲婚、未达婚龄三类无效婚姻情形,阐明其自始无效的法律后果。
子女权益保障
离婚后父母仍需共同承担抚养责任,明确2周岁以下子女原则上随母生活,8周岁以上需尊重子女意愿。抚养费标准依据收入20%-30%比例确定,给付至18周岁。设立探望权制度保障非监护方亲子关系。
反家暴救济措施
解读《反家庭暴力法》核心条款,重点介绍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当事人或相关机构可申请,法院须在72小时(紧急情况24小时)内裁定,最长提供6个月保护期。
家庭教育责任
结合《家庭教育促进法》,强调父母需培养子女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等六大核心素养,禁止家庭暴力及不良诱导。特别说明司法机关可对失职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令。
通过角色扮演式的普法教育,既强化了青少年权益保护意识,也搭建起家校联动的法治桥梁,助力构建和谐家庭生态。
责任编辑:唐子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