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心理学效应叫 “反向努力效应”,意思是:我们越努力用有意识的意志去做某件事情,反而适得其反,就越不容易成功。
当我们变得焦虑时,行为就会变形,越努力,就离期望越遥远。
比如,有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虎妈”“狼爸”为了孩子能读好书,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最后考取一流的大学,会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各种活动。他们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挖空心思给孩子安排各种培训补习,孩子被逼迫着学习,成为了越来越不快乐的学习机器,如此用水深泡倒墙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反而并不令人满意,孩子身心疲惫,甚至陷入抑郁的泥潭不能自拔。
希望孩子变得优秀是每个父母的愿望,但当这种想法变成一种焦虑后,父母就会产生控制欲,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拔苗助长,一味灌输知识,最终让孩子成为填鸭式教育的无辜受害者。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自己的规律和秩序,我们父母能做的不是“急不可耐”,不是“随波逐流”,也不是“拔苗助长”,而是放弃焦虑、放弃内卷,尊重孩子的天性,挖掘孩子的天赋特长和禀赋,让孩子在平稳、松弛的环境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发挥自己的内在力量,开发自己的潜力,走出属于自己的异彩人生。
父母教子只有避免“反向努力效应”,为孩子的小树提供肥沃的土壤,温暖的阳光和充足的水分和养分,然后静待花开,才能收获一个自信、快乐的孩子,才能和孩子一同走向双赢。
责任编辑:唐子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