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村调事的老干部调解纠纷公道正派,在情在理在法,帮俺要回了被长辈家占去的承包土地”。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张寨镇贾楼村关工委“‘五老’调事工作室”老村干王训成认真调解邻里耕地纠纷,受到村民王传纪的称赞。这是2024年阜阳“五老”助力乡村治理调处社会矛盾的案例之一。
强化党建引领 搭建调事平台
阜阳是人口大市,户籍人口1073万,常住人口808万,是全国少有的几个人口超千万的地级市之一,并且农村人口占多数,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任务繁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阜阳时提出“人民调解工作很重要,要继续把工作做好”,“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阜阳市1万多名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老模范直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夯实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并取得显著成效,形成具有阜阳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六尺巷工作法”的阜阳创新实践。
阜阳市颍州区白行社区党委第一书记、老村干闫永志探索的“四事四权”工作法(“网格理事、支部说事、‘五老’调事、群众议事”, 以保障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2022年被安徽省委办公厅和阜阳市委办公室发文推广。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乡村治理全过程,以党建为引领,强组织、建队伍,搭建“五老”调事平台便成为全市乡村治理的一项基础性重要工作。
以“五老”为工作主体的阜阳市关工委联合市委老干部局出台“五老”调事方案,“五老”调事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于阜阳8个县市区。目前全市共设立“五老”调事工作室1972个,实现村村设有“五老”调事工作室,参与调事的“五老”队伍达11853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阜阳市关工委以“数字关工”赋能“五老”调事,通过开发和建立数据库,稳定摸清和扩大调事“五老”底数,促进调事工作公开透明。阜阳这一成功做法在今年1月的全国关工委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介绍。
发挥“五老”优势 服务工作大局
“五老”具有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基层工作经验足、沟通协调能力强,辈分也长,讲话有人听,做事有人信,既是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主体,也是助力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中一支重要力量。村(居)民有什么矛盾,“五老”出面说和,巧解民心“疙瘩”,一般都能解决。
责任编辑:唐子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