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组织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2日 来源:  作者: 穆芹
摘要:关工委组织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层关工委主任,我深感关工委的工作不仅是对青少年的关爱与引导,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盐城市盐都区关工委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将传统文化融入工作理念,通过“老少同乐”“大手拉小手”等活动,促进代际和谐,推动文化传承。我们深知,关工委的组织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这种传承与发展不仅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精神滋养,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和合文化:关工委组织文化的内核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理念。盐都区关工委的工作理念与和合文化高度契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老少同乐,和合共生

盐都区关工委倡导“老少同乐”“大手拉小手”的理念,通过组织“五老”与青少年共同参与活动,促进了代际之间的理解与合作。例如,我们定期举办“红色故事会”,邀请老党员、老战士为青少年讲述革命历史,不仅让青少年感受到革命精神的伟大,也让“五老”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这种和谐共生的理念,不仅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

(二)多元合作,和而不同

关工委的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群体,盐都区关工委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我们与教育局、民政局、团委等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乡村振兴,关工助力”等活动。

这种多元合作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即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

(三)文化传承,和合共济

盐都区关工委通过组织各类主题教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例如,在“中华魂”演讲比赛中,我们引导青少年讲述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传承方式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体现了和合文化中“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二、忧乐文化:关工委的责任担当

忧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念,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盐都区关工委的工作理念与忧乐文化紧密相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忧患意识与使命担当

盐都区关工委成员多为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青少年教育工作。我们深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因此,我们通过深入调研,发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如心理健康、网络成瘾等,并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这种忧患意识与担当精神,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理念一脉相承。

(二)乐于奉献,服务社会

盐都区关工委的工作不仅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也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我们通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助力困境学子”等活动,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种乐于奉献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忧乐文化中“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追求。

(三)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盐都区关工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青少年的实际需求。我们通过“心理健康辅导”“职业规划指导”等活动,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成长支持。这种理念与忧乐文化中“民本为先”的思想高度契合,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

三、策士文化:关工委的智慧传承

策士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强调智者的谋略与智慧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盐都区关工委的工作方式与策士文化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一)调查研究,建言献策

盐都区关工委成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问题,并向党政领导建言献策。例如,我们通过调研发现,部分农村青少年由于家庭经济的因素,致使学业难以为继的风险,于是向区政府提出“振兴教育”建议,推动了“扶贫助学”相关项目措施的落地。这种工作方式体现了策士文化中“运筹帷幄”的智慧。

(二)经验传承,智慧共享

盐都区关工委成员多为各行各业的资深人士,他们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智慧,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指导。例如,我们邀请老教师为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培训,邀请老企业家为青年创业者分享创业经验。这种经验传承的方式,不仅体现了策士文化中的“智者传道”理念,也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持。

(三)辅助决策,服务大局

盐都区关工委作为党委、政府的“高参”,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辅助决策作用。我们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撰写调研报告等方式,为党委、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这种角色定位与策士文化中的“谋士”角色一脉相承,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延续与发展。

四、民本文化:关工委的价值导向

民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强调“民为邦本”“以人为本”的理念。盐都区关工委的工作理念与民本文化高度契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民为本,服务青少年

盐都区关工委的工作始终以青少年的需求为导向,致力于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通过“青少年成长服务热线”“心理健康咨询室”等方式,为青少年提供及时的帮助。这种理念与民本文化中“民为邦本”的思想一脉相承,体现了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

(二)关注民生,助力发展

盐都区关工委通过开展扶贫、助学、助残等活动,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通过“希望工程”“爱心助学”等活动,帮助困境家庭的青少年完成学业。这种关注民生的理念与民本文化中“富民、利民”的思想高度契合。

(三)文化传承,凝聚共识

盐都区关工委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我们通过“传统文化进校园”“非遗传承”等活动,让青少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文化传承方式不仅体现了民本文化中“以民为先”的理念,也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刻感受到关工委的组织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守文化根基,与时俱进,为关心下一代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责任编辑:孙大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