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吉林省关工委副主任李新民一行,在市关工委主任王国昌的陪同下,步入抗美援朝纪念馆展厅,在讲解员深情讲述中,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从17.2万名担架队员转运伤员,到火车司机董长发送军列穿越轰炸区壮烈牺牲;从“空中坦克”李永泰击落敌机,到关崇贵用机枪打下美军战机……一件件实物、一幕幕场景生动再现了志愿军将士保家卫国的壮烈历程。领导同志驻足于展柜前,时而询问细节,时而凝神沉思。在听到王贵老人战时转运志愿军伤病员,战后一直默默守护陵园的故事时,感慨道:"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这些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火炬,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铭记志愿军的牺牲与奉献,让英雄精神代代相传。"
随后,全体人员庄严肃立,缓步走向抗美援朝英雄纪念碑。李新民神情凝重,上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全体人员向纪念碑行三鞠躬礼,并绕碑一周瞻仰,深切表达对英烈的无限追思与崇高敬意。
活动中,李新民强调:“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我们要让‘红色地标’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形阵地,从“直观式、情景式、体验式”三个维度,用青少年听得懂、看得见、能体验的方式对抗美援朝精神进行具体化、有温度的沉浸式教育,引导他们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市关工委副主任杨延福、柴国立,东昌区关工委主任郭兰春,东昌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黄志强参加活动。
责任编辑:唐子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