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关工委小海燕记者团访老区||大别山情(一)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3日 来源: 徐州市关工委 作者: 陈晓 王若贝
摘要:30名小记者团刚刚放下考试的笔,背着行囊在老师的带领下,打着“挺进大别山”冬令营的旗帜,冒着严寒,顶着风雪,奔向革命老区大别山。大别山横跨鄂豫皖三省,这次冬令营活动中心是在全国著名将军县,皖西六安地区金寨县。

30名小记者团刚刚放下考试的笔,背着行囊在老师的带领下,打着“挺进大别山”冬令营的旗帜,冒着严寒,顶着风雪,奔向革命老区大别山。大别山横跨鄂豫皖三省,这次冬令营活动中心是在全国著名将军县,皖西六安地区金寨县。

初到大别山区金寨县,望着那黑黝黝的群山,禁不住发出自内心的呼唤,像是在向全世界宣布:“大别山,我们来了!”

随着车子的颠簸,这种新奇感不久便消炎云散,直到透过车窗,偶然发现那第一座茅舍,才惊讶地发觉这大别山的困境。

崎岖不平的山路把我们引向山的深处,于是路边渐渐出现了干柴堆、稻草垛以及一些平素难以见到的东西。路越发地难走,车子不时要停下来修修。这时便围上一群衣不遮体的孩子,惊奇地指指点点,望着我们这群大山外面闯进来的“新奇人物”。我们走下车来,试图询问他们生活、学习的情况,然而,怕生的他们大都四散而去,留给我们满目的荒凉、凄冷和迷茫。

终于遇上了几位老乡,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到了生活给予他们的重担。虽然有着山清水秀的宜人景色,然而闭塞的交通和地理环境却交织成一副沉重的枷锁,世世代代扣在山区人的头上。种庄稼,贫瘠的土地的收成仅够勉强维持一家人一年的基本生活;搞副业,山区的气候和极差的条件使家畜根本无法养好;跑运输,那崎岖的山路,泥泞的小道……还有,资金从何而来呢?孩子大了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却交不起一年几十元的学费,或是上不几天便因无法缴纳书本费而含泪辍学。

3ee581b84394452cd5e331ba291e50a_副本.jpg

0f3e63d0d54df6b72192fcb927b06ff_副本.jpg

86864b6fd5a36aba12c089d54db83ad_副本.jpg

责任编辑:唐子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