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五月的春风拂过中俄边境,东宁要塞的苍翠松柏与斑驳工事在晨光中苏醒。这座见证抗战烽火的红色地标,在五一假期与五四青年节交汇之际,迎来八方游客。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市光明社区关工小组,组织青年工作者们以志愿服务为笔,在这片英雄土地上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5月4日清晨,二十余名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已在要塞景区架起公益补给站。晨露未晞的边境温差达15摄氏度,志愿者们精心准备的物资却始终温热:充电宝为手机注入能量,暖宝宝熨帖着山风带来的寒意,矿泉水和消毒湿巾抚平旅途劳顿。来自江苏的游客张先生接过物资时感慨:“这些年轻人想得比导航软件还周到!”
景区入口处,志愿者们手持国旗形成流动的红色风景线。近千面小国旗伴着《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传递,宣传展台前,文明旅游手册与反诈指南被装入行囊,献血宣传单则让几位背包客驻足登记,志愿精神在无声中延续。
最动人的画面出现在“许愿星辰”寄语墙前。三米长的墙面很快缀满便签,有稚嫩的铅笔字“长大要当护边员”,有遒劲的笔迹“愿家国永宁”,更多游客举着国旗在心愿墙前留影。正如光明社区关工小组负责人所说:“我们要让红色遗址不仅是历史坐标,更要成为传递温情的驿站。”
责任编辑:唐子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