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关工委副主任孙倩积极传承“丁丁腔”让非遗后继有人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06日 来源: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关工委 作者: 周亚 刘广云 孙倩
摘要:2023年6月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第五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徐州市铜山区的“丁丁腔”入围。近年来,丁丁腔传承人、利国镇关工委副主任孙倩,通过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厂矿等举措,让非遗真正“活”起来、“热”起来,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2023年6月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第五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徐州市铜山区的“丁丁腔”入围。近年来,丁丁腔传承人、利国镇关工委副主任孙倩,通过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厂矿等举措,让非遗真正“活”起来、“热”起来,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001.jpg

002.jpg

如今,孙倩每周都要到利国镇中小学组建的丁丁腔兴趣小组现场指导教学。她说,作为一种地方戏剧,如今能唱的艺人都七八十岁了,如果不好好培养下一代,这项古老艺术终将后继无人,走向失传。她2013年开始就有意让丁丁腔走进校园,除了本地,还经常应邀到徐州工程学院、徐州机电学校等地义务宣讲,普及丁丁腔艺术知识。“现在仅利国镇就有四五十名学生可以登台演出丁丁腔了。”孙倩说,孩子们一穿上戏服,“唱念做打”精气神全来了,他们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最大希望。  

003.jpg

004.png

如何吸引年轻人加入丁丁腔演出队伍,是孙倩面临的最大难题。现在利国镇能够参与演出的团队总共只有23人,其中年轻人只有四五人,能独立完成演出的更是凤毛麟角。“90后”张冠宇是孙倩的重点培养对象。张冠宇在当地钢厂工作,喜欢传统戏剧,孙倩找到他,鼓励他学丁丁腔。在孙倩精心指导下,现在张冠宇进步很快,已能独自挑起大梁。“丁丁腔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利国镇的文化根脉,我们有责任把它很好地传承下去!”孙倩说。

责任编辑:唐子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