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在家庭教育中,除了家庭环境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外,周围的环境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比如,被狼养大的孩子,就“养成”了狼的生活习性,变成了“狼孩”。因此,父母要留意孩子身边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孟母三迁”,就讲述了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亚圣孟轲小时候,母亲为了给他选择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墓地附近,搬到集市附近,又搬到学堂附近,择邻而居的故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环境影响的结果,也称“环境效应”。
在一般正常环境情况下,要留意孩子所交往的同学、朋友。孩子迟早要走上社会,迟早要与人交往,父母要尽量鼓励孩子与品行端正、好学上进的同学伙伴交往,同时要相信,绝大多数的同学朋友都是“益友”,都可以跟孩子一起成长与进步。但是,由于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所以,一般不要同意孩子与校外社会上的不明身份底细、明显带有不良习气的青少年交朋友,一旦发现孩子交友不慎不当,一定要及时纠正。
父母要给孩子制定警戒红线,不交校外网友、酒友、牌友、驴友,更不交社会上的异性朋友,远离可能是“损友”的“狐朋狗友”。如果情况严重,父母可以和老师,或公安机关共同想办法解决。
如果居住地环境较差,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父母要尽己所能给孩子些关怀与支持,尽量降低“环境效应”的负面影响。
让孩子读好书、交高人、立大志、做善事,孩子终将不凡!
(责任编辑:孙大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