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关工委开启“关工+”模式 打造工作亮点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16日 来源: 亲自参加该亮点工作并撰稿 作者: 田俊刚
摘要: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关工委开启“关工+”模式,培育了一批立得住、站得稳、叫得响、推得开的工作亮点。

近年来,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关工委开启“关工+”模式,培育了一批立得住、站得稳、叫得响、推得开的工作品牌,形成了以“五老”为主体的特色品牌矩阵,打造特色鲜明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亮点。

亮点一 “关工+实践基地”

船山区投资9000余万元,建立四川省规模最大的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用地约60余亩,拥有衣、食、住、行、耕、武、研七大场馆,能容纳 2000名学生同时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该基地自2023年5月运营以来,共接待学生5万余人次。区关工委将“五老”元素深度融入该实践基地,组织“五老”宣讲团成员刘仕国、蒋开伦等到基地开展农耕技术、书法启蒙等课程10余场次,引领青少年成长成才。

亮点二 “关工+暖心屋”

区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在南津路天宫路社区建立全市首个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暖心屋”,邀请心理老师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和6名社区“五老”人员,对9名儿童开展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活动。

亮点三 “关工+‘五老’工作室”

区关工委将阵地建设融入党的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中,率先在育才路犀牛社区、龙凤镇白鹤社区等村社区建立“五老”工作室5个,组织“五老”志愿者开展“大手牵小手”等宣讲活动23场次,以聊家常的方式为青少年讲红色故事30余次,将红色教育渗透到“家门口”,使关心关爱工作真正在基层落细落实。


(责任编辑:孙大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