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与“关工”结下不解之缘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5日 来源: 江苏省江阴市澄江街道关工委 作者: 高德明
摘要:我曾担任江苏省江阴市要塞镇党委书记。2006年7月,江阴市澄江街道党工委任命我担任澄江街道关工委主任。从2007年开始,我连续多年带领关工委成员到句容少教所看望澄江籍少年犯,


微信图片_20250225130556.jpg

高德明今年已85岁高龄,作为“五老”志愿者,他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已结下了20年的不解之缘。2006年江苏省江阴市澄江街道党工委任命他担任街道关工委主任。20年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实践,他深深体会到,要干好“关工”工作,首先要有爱心,有了爱心才会热爱关工。

高德明自上任关工委工作以来,他一直把关心关爱困境儿童作为己任,总想多做一点,多关心一点。他说,小时候家里穷,母亲为了让他读书,积劳成疾,吃尽了苦。正因为自己曾经淋过雨,就想为他人撑把伞。当他知道社区里有各叫承成的同学,患上了尿毒症,家里一贫如洗,孩子母亲在江阴长电科技公司上班,又面临工厂搬迁调往外地工作的窘境,他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他第一时间向街道党工委领导作了汇报,在领导的支持下,发动街道关工委成员、退休干部献爱心,为处在危难之中的承成同学募集资金5000多元。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和街道教委、各社区联系,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募得爱心捐款5万余元,解决了承成同学治病的燃眉之急。承成同学经过精心治疗,回到了学校继续上学。承成的母亲也通过他与单位负责人的沟通,得以留在了市区上班,孩子有了母亲的贴身照顾。看到这圆满的结果,他深感欣慰。

从2007年开始,高德明连续多年带领关工委成员到句容少教所看望本籍少年犯,向他们宣讲家乡的变化,给他们送去书籍、毛巾、牙刷、食品、糖果等生活用品,让他们在高墙铁窗内也能体会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据少教所教官反馈的信息,失足未成年人因为有了银发亲人的关爱,表现都不错,有的还改变了身上的“无所谓”和“不想活”的心态,争取进步,有些少年为此还得到了提前释放。这就是温暖的力量!这就是爱心的力量!

高德明不仅在细节上关心孩子,在工作大格局上也会统筹安排。澄江街道是江阴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特别是学校集中,青少年众多。学校和家长反映比较多的问题是,学生在暑假、寒假和双休日缺少管理,出现学校、家长两头脱节的情况,学生很容易进网吧,受到社会上不良现象的诱惑。针对以上情况,高德明动足了脑筋。他发动全街道37个社区和村,以校外教育辅导中心为平台,办好暑期夏令营、寒假冬令营,一开办就坚持了20年。街道每年都隆重举行青少年暑期夏令营开营式和闭营式。各社区关工委组织青少年的活动,每年都推陈出新,各出奇招,精彩纷呈,受到学生欢迎,家长好评。2023年5月,为了推动校外教育辅导中心活动常态化,高德明带领班子成员花10天时间对基层社区辅导中心进行调研,写成调研报告,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引导社区辅导站在节假日、双休日也有计划地组织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街道的夏令营活动被上级关工委命名为“澄露夏令营”特色品牌。

民营企业关工委是江阴市的特色品牌。为了进一步擦亮这一品牌,他带领“五老”志愿者深入企业面对面指导,积极创建五星级示范企业关工委。2020年走访了长仪集团公司关工委和天力燃气公司关工委;2021年走访了富仁高科集团公司关工委;2022年走访了海陆科技公司关工委;2023年走访了江阴市现代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关工委;2024年走访了常隆客车有限公司关工委和长三角华钢集团关工委。他每到一个企业,就向公司领导宣讲五星级示范企业关工委的标准要求,提出“岗位学雷锋,立德又树人”的理念,为企业出谋划策,提出改进措施。许多企业领导认为,在企业里倡导立德树人是好办法,因而大力支持,并认真参与各项活动。企业青工认为,岗位学雷锋,是学习、提高和锻炼成长的好机会,老带新,传帮带,能更快学到技术,获得经验分享。他同时要求创建五星级企业的单位要开办“彩虹课堂”,把外来流动人员的子女照顾好,让父母安心工作,孩子安心学习。通过考核,五星级企业成熟一个创建一个,经检查验收,目前,全街道已有12个企业创建了五星级示范企业关工委,在全市名列前茅。

高德明经常组织班子成员学习关工委领导的讲话,认清了加强基层关工委建设,是新时代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年的“关工”工作,他取得了成绩,受到上级关工委的肯定和鼓励。他带领下的街道关工委,两次获评“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两次获评“无锡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多次获评“江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他本人也被评为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无锡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荣获江阴市首届最美“五老”志愿者提名奖。他最自豪的是儿子在他80岁生日宴会上对他的肯定:“老爸的一生是:对党忠诚,对家负责,严于律己,乐观豁达”。

满目青山夕照明,伏枥仍存万里心。20年来,高德明老人对关心下一代工作情有独钟,与“关工”结下了不解之缘。

 

责任编辑:唐子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