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元宝山区,有这样一位熠熠生辉的人物,他叫孙景山。身为草原蓝哈达敬老助残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兼关工委副主任,他用 20 年的漫长时光,书写着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公益故事。
2012年,孙景山开启了他的无偿为考生报考之路。第一名考生胡景明在他的帮助下成功填报志愿。此后,他累计开展6次公益讲座,800名考生从中受益。2023年,平煤高中的张焱昱一家为报考费用发愁时找到了孙景山。孙景山根据张焱昱的成绩和爱好特长,精心挑选、精准定位,最终让张焱昱以 535 分、自治区理科排名 8010 名的成绩成功报考“985”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他婉拒了张家的千元红包和酬谢饭,收获了一面写着“535上985, 零收费省5000元”的锦旗。12年来,他为48名考生无偿报考,累计减轻考生家庭负担 26 万元。
同年,孙景山走进回音语言康复乐园,了解到 15名残障儿童的艰难处境后,当场捐赠3000元。此后,他常送书籍、学习用品,利用周末教孩子们学说话、学文化、搞游艺活动。助力80名聋哑儿重新回到 “有声” 世界。2025年春节,他还带领志愿者陪100名孤儿和残障儿过大年。
20年公益路,孙景山无偿献血6000多毫升,累计捐款捐物8万多元。他收获了赤峰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荣誉,他是赤峰的温暖之光,照亮了无数人的前行之路。
责任编辑:唐子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