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 融入大局 注重实效——江苏省江阴市创新推进青少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0日 来源: 江阴市关工委副主任  作者: 阮丛友
摘要:2024年,按照全国、省市关工委的工作部署,江阴市关工委在全市广泛开展了“老少同声爱国情、同心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汇聚力量、创新举措,高扬传承红色血脉旗帜,唱响爱党

图片 1.png

2024年,按照全国、省市关工委的工作部署,江阴市关工委在全市广泛开展了“老少同声爱国情、同心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汇聚力量、创新举措,高扬传承红色血脉旗帜,唱响爱党爱国主旋律,把主题教育同新时代相结合,同青少年实际相结合,同江阴特色相结合,围绕中心,融入大局,深化内涵,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突出“一条主线”,高扬鲜明旗帜

紧紧围绕“老少同声爱国情、同心奋进新征程”这条主线,早调研,深入基层摸清情况,并以全省关工系统“进万户”为契机,进一步听取意见,满足需求,突出教育重点;早策划,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理清思路,分工负责,务实举措,细化出台《江阴市关工委2024“老少同声爱国情、同心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意见》,加大经费保障,各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夏令营、文艺展演等投入经费近100万元;早启动,召开了全市主题教育实践专题部署会,层层发动,借力、用力,形成声势,营造了浓厚的主题教育氛围。

二、弘扬“两种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在主题教育实践中,江阴市根据自身实际,把弘扬“三船精神”(南湖“红船”、江阴“渡江第一船”、“远望2号测量船”)、“霞客精神”紧紧结合融入到主题教育之中,拍摄制作了电视片《弘扬“三船”精神,争做时代少年》,开展了学习传承徐霞客“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系列活动,使主题教育实践内容更加具体务实,丰富多彩,相得益彰。

图片 2(1).png

“船”承历史,扬帆未来。船,是江南水乡的符号,记录了无数平凡的故事,也见证了无数历史的瞬间。然而,在众多航船里,我们身边的南湖红船、渡江第一船、远望2号功勋船这三条船有着特殊的内涵。它们既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标志,更是共筑强国之梦的缩影。把“三船精神”、“霞客精神”纳入主题教育实践,既秉承回望历史印记,又鼓舞昭示新的伟大时代。

三、开展“三大活动”,注重寓教于乐

运用各种形式,丰富活动载体,让广大青少年在喜闻乐见中陶冶情操,启智润心。

“荟聚科学城、争当小霞客”主题日活动。为打造江阴特色的关爱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科普品牌,紧紧围绕融入市委“科创江阴”工作大局,培育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江阴市围绕“荟聚科学城,争当小霞客”主题,努力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5月19日,江阴市“荟聚科学城,争当小霞客”主题活动日精彩开幕。

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胡茂焱、无锡市关工委副主任须俭、唐国标、江阴市关工委主任袁秋中等参加开幕式。100多名中小学生参观了霞客湾创智园科创展厅,现场感受了霞客湾的巨大变化和规划蓝图;参观了参观“小霞客”科学探秘展览,展览充分体现了江阴青少年探索世界的美好心灵;现场还组织了“小霞客”科学探秘地理知识挑战赛。一个个趣味盎然的问题引发观众地交流热议。当天通过霞客之旅·霞线联播的抖音直播间,一个小时内有近万名观众在线观看了竞赛。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胡茂焱认为:徐霞客作为旅游文化的象征,已经深深刻印在中国人的日常话语之中。而令人惊喜的是今天的活动别开生面,作为科学家的徐霞客正以崭新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近年来,江阴市以“霞客”之行,探路“科创江阴”、“霞客之光”科技攻关、霞客杯创新大赛、霞客湾科学城……,充分体现了江阴人敢于攀登、勇创一流的精神。“荟聚科学城、争当小霞客”主题活动日更是给中国旅游日的纪念活动增添了靓丽的色彩。

“澄爱护苗、老少伴读”七彩夏令营活动。7月2日,江阴市文明办、关工委、教育局、共青团、妇联等成员单位共同举办的2024年江阴市 “澄爱护苗、七彩夏日”校外辅导总站夏令营开营仪式在顾山镇文体共享中心举行。

启动仪式上,发布了暑期系列活动重点项目,通过PPT展示和音乐的渲染,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活动的丰富多样和党、政府对青少年学生的关爱。在展示环节中,《七彩夏日鼓动心声》非洲鼓表演热情洋溢、活力满满;舞蹈《雄狮少年》展现了当代少年不畏困难、奋发向上的精气神;“童话里世界”获奖作品展演《呼叫 81192》、《捕鼠奇人》博得观众阵阵掌声。江阴市“澄爱护苗,七彩夏日”志愿团代表黄惠刚、阙文娟在现场分享了自己在志愿活动中的经验和感受。江阴关工委为新增的10个“澄爱护苗、彩虹课堂”进行了授牌。

今年暑假期间,江阴关工委充分发挥校外辅导总站、文化场馆、乡村学校少年宫等阵地作用,突出“强国复兴童心逐梦”主题,围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习教育为主线,为孩子们准备了500余项活动,78个重点项目,涵盖主题教育、传统文化、美育活动、体育运动、文明礼仪、心理健康、劳动教育、志愿服务、科技普及等10大类,助力广大青少年度过一个安全、文明、快乐、有意义的假期,护航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图片 4.png

文艺展演活动。高新区及各镇(街)精心编排了17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戏、舞蹈、情景剧、说唱等节目,歌颂伟大的祖国,共话家乡美好,讴歌先辈荣耀。《未来已来》、《江阴礼赞》、《高铁从江门口经过》、《霞印天下》、《孝感动天》、《少年中国说》、《水印双泾福满乡》等自编自演的老少同台节目深受大家喜爱。特别是《“江小豚”回游记》还代表无锡地区参加了全省老少同台展演,获得广泛赞誉和好评。

图片 5.png

我市经过近三个月精心编排、由花园小学孩子们演出的情景剧——《江小豚回游记》,鲜明的主题,精湛的艺技赢得在场领导和观众的热烈掌声。该剧用童话形式,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载歌载舞的呈现方式,讲述了一个河豚家族聚散离合的故事,巧妙地将“长江大保护”理念植入故事,生动展现了十八大以来江阴长江流域的巨大变化。剧中故事原型郑金良和孙女郑冰倩是长江的守护人,是“江鲜”的保护者,由此也给青少年传递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广大青少年在精彩纷呈的节目中,坚定信念、汲取营养、遇见美好。

四、践行四个体现,努力贴近现实

始终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遵循青少年的梦想、愿望、特点和需求,最大限度的实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蝴蝶效应。

一是体现了关爱成长。及时调整充实市“五老”志愿者宣讲团,下发了宣讲菜单。关工委分管负责人带头宣讲“三船精神”,183名“五老”宣讲团人员分别深入学校、企业、校外辅导站、社区等场所,举行报告会、故事会、宣讲会161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近11万人次,“五老”志愿者金啸峰围绕霞客精神,先后讲座40余次,组织研学活动15次,受教育青少年近万人。宣讲团成员常建强先后到20多所学校进行了30余场公益科普讲座,他的工作室线上直播讲座5次,听众超万人。广泛的宣讲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二是体现了广泛参与。无论是征文活动、文艺展演,还是“澄爱护苗·七彩夏日”夏令营,广大青少年或踊跃投稿,或积极融入主题实践之中。据初步统计,全市近15万人次通过各种形式参与“红色记忆”、“科学探秘”、“走进军营”等活动之中。远望2号船今年3月正式开放以来,已接待青少年近2万人。华士镇天华国防教育馆、长泾镇蒲市村新四军驻地六师部旧址都是青少年热门打卡地。

三是体现了红色传承。在渡江战役胜利暨江阴解放75周年之际,江阴初级中学“渡江第一船中队”迎来了建队40周年的重要时刻。为纪念传承“渡江第一船”精神,江阴市关工委和江阴初级中学举行了隆重的“弘扬‘渡江第一船’精神、争做新时代有成少年”的模拟渡江活动1100余名师生和“五老”志愿者参加了活动。

第40任“渡江第一船中队”的少先队员们,身着当年的解放军服装,登上海巡0677艇,模拟渡江演习。大队辅导员杨丽华老师在艇上为队员们开展了“红色·领航”大思政实境课堂,带领队员们走进那场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渡江战役。回望过去,队员们深刻地体悟到了红色精神的深远意蕴和永恒价值,感受到它在新时代的熠熠光芒。

在江面上,大家向渡江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们敬献白花,表达深切的敬意和无尽的缅怀。

图片 3.png

来到中国航天海上测控传奇——远望2号船上,大家倾听了曾在远望2号船工作过的“老战士”带来的“红色‘船’承”故事,感受从小木船到测量船的时代变迁,深刻领悟了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整过模拟渡江、探询远望和抢登黄山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一次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洗礼。

四是体现了积极成效。通过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广大青少年的理想信念,陶冶激发了爱党爱国热情,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最强音。全市高、中、小学书写提交主题征文创历史新高,137件作品分获省一、二、三等及优秀奖,179篇优秀征文分获市一、二、三等奖,“五老”志愿者撰写的60篇优秀讲稿获奖。“五老”心理健康工作室“结对关爱、引领人生”,“双零”社区(村)占比达到99%。同时涌现大批勤奋笃学、励志向上有成少年,3人斩获2024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12人分获二、三等奖,14人获省一等奖,28人获二、三等奖,100人被表彰为江阴市“新时代好少年”。常建强科创教育工作室指导的94个发明项目,303名学生参加全球发明大会(ICC)江苏赛区总决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5项。广大青少年正以高昂的斗志、砥砺强国之志、践行报国之行。

责任编辑:唐子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