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关工委成立于1987年,已走过38个春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0年永州市关工委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2022年底,我们接过永州市关心下一代事业的“接力棒”,两年多来,我们牢记关工委的使命责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按照泰波主任三句话的要求:“日常工作抓活动,重点工作抓突破,整体工作抓特色”,注重机制建设,注重活动开展,注重实际成效,推动永州关工委工作取得了一些新的进步。
一、争取党政重视,健全工作机制
争取党政重视,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根本,也是确保关工委工作正确方向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积极主动汇报。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千头万绪,需要决策管理的大事、难事、紧急事繁多,我们只有吃透中央和省委的相关文件及政策精神,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关工委工作分管领导及时汇报,才能赢得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如在这次议事协调机构改革中,我们将《中国关工委工作条例》及中央和省委文件相关要求及时向市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并与市委办、组织部、编办等职能部门多次沟通协调,经过汇报沟通,市委决定将市关工委明确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此外,我们每年将调研报告及时呈送市委领导阅示。形成了“党委政府出题、关工委深入调研、部门认真落实”的有效机制。
(二)出台支持政策。两年来,永州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建设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五老”队伍建设的通知》,修改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关工委组织、队伍、阵地、机构、品牌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理顺了工作机制,推动全市关心下一代事业发展走深走实。各县(市)区紧跟步伐,以“党建带关建”,基层组织活力进一步激发,工作水平显著提升,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三)加强工作保障。市委常委会每年坚持听取关心下一代专题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市委书记朱洪武先后8次作出批示,肯定工作成果,提出工作要求,明确要求将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到“四个纳入”:即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纳入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市委重新调整了市关工委组成人员,进一步充实关工委领导班子,增强关工委工作领导力量。在要求各级机关单位过紧日子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对市关工委厚爱一层,增加关心下一代事业经费20万元。
二、扎实开展活动,注重培根铸魂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我们坚持以活动求联动,以活动求影响,以活动求发展,展示关工委在立德树人工程中的新作为。
(一)培根铸魂,大力培育时代新人。一是精心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除积极开展中国、省关工委部署安排的活动外,我们认真组织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英烈,传承中华魂”、“薪火‘永’传·强国有我”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重大节庆日的教育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有力推动全市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走深走实。目前,全市1.5万余名“五老”宣讲团成员活跃在学校、社区、企业,累计作报告4000余场,受教育青少年达140万余人次。二是开展“诵读经典、培根铸魂”活动。通过动员“五老”当好“三员”(组织员、宣讲员、领诵员),推动诵读活动“三进”(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向全市青少年讲好陈树湘“断肠明志”、陶铸“松树风格”、周敦颐“出泥不染”、毛泽东“公者千古”、舜帝“德播人间”、柳宗元“聪明正直者为神”等“六个”故事,打造永州在铸魂育人中的独有品牌。第七届“人人读论语”全国大型公益活动主会场在道县举行,全国各地共1600万人参加。三是开展“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自2012年开始,连续十二年,开展寻找永州市“最美孝心少年”活动,157名“最美孝心少年”受到表彰,中国关工委顾秀莲主任两次作出了重要批示。
(二)精准关爱,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一是着力“春风化雨”特别关爱行动。组建了由市关工委牵头,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等13个部门和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召开了永州市“春风化雨”特别关爱行动联席会议2次。近五年来,全市关工委系统累计帮教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2263人,转化2088人。去年帮教577人,转化508人。采取公办民助的方式成立永州市青少年教育训练(专门)学校对全市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集中进行专门矫治,经该校教育矫治转化的学生考上省属重点中学95人,考上市属重点中学103人,考上普高124人,考上职高182人。相关工作经验被省关工委在平江会议上作典型推介。二是着力法治教育。协调组织政法“五老”报告团,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教育活动,采取作报告、办展览、发传单,举办模拟法庭、开展知识竞赛、参观法治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仅去年,全市政法“五老”宣讲团作法治报告、“法治微宣讲”2119场次,使73万余名青少年受到教育。提质升级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3个,打造村(社区)法治公园、广场或小游园及宣传橱窗等阵地3232个。三是着力关爱帮扶困境青少年。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协调慈善机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社会各界,近年来筹措资金近3000万元,资助困难学生4.8万余人。动员5800余名“五老”成立关爱团,结对帮扶青少年1.3万余名。充分依托“五老”工作室、社区服务中心、儿童之家,举办暑期校外辅导培训班和“五点半”学校,免费开设心理健康、安全防范、科技知识、书法美术等课程。四是着力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五老”用心用情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探索拓展家教的新路子、新方法,促进形成多方重视、齐抓共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三)围绕中心,服务永州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探索企业关工委组织建设。在党工团组织健全的企业建立关工委组织,并以“关工+”为轴心,整合企业、社区和“五老”资源,不断拓宽企业关工委工作的覆盖面。省关工委蔡力峰副主任、肖雅瑜副主任等来永调研企业关工委工作时给予积极评价,认为永州在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探索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的好路子。二是助力乡村振兴。积极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全市开展“三扶两创”活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市各级关工委积极组织懂农业技术的“五老”和专业人员,帮扶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培育青年农民创业重点基地97个,培育青年农民创业带头人191人。去年在零陵区召开了全市“三扶两创”工作现场推进会,今年将在新田县召开全市“三扶两创”工作经验交流会。三是助力美丽永州建设。创新开展“守护好湘江源头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活动”,以上好一堂生态课、争献一批金点子、参加一次环保日、组织一场演讲赛、养成一个好习惯,引导全市广大青少年共建生态美丽永州。一年来,开展主题宣讲400余场次,主题班会课2000余节,提出环保好建议3600条,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活动500余次。
三、加强自身建设,发挥“五老”作用
强化关工委自身能力建设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基础。我们按照强基固本、守正创新、立标树杆的整体工作思路,推进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工作本领。我们始终把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市各级关工委的首要任务。带领全市各级关工委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中办、国办《意见》和省委办、省政府办《实施意见》,顾秀莲主任和泰波主任的批示等,着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统领关心下一代工作,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狠抓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制定下发了《永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及联席会议制度》《关于加强市关工委成员单位组织建设和促进工作落实的意见》,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关工委主任祝云武同志为联席会议召集人,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等26个市直单位为市关工委成员单位,开展了成员单位年度工作述职,有效地整合了市直机关的力量,推动了关工委工作机关带基层良好氛围的形成。坚持以党建为统领,通过建立完善联动共建机制,依托完善的基层党组织网络,不断强化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目前,全市关工委组织发展到2251个,初步形成覆盖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以及学校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格局。
(三)壮大“五老”队伍,充分发挥作用。持续优化“五老”队伍结构,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工委“五老”队伍建设的通知》文件,市关工委开展“五老”队伍建设专题调研,建立了“‘五老’人才库”,及时挑选有专长、能力强、威望高的老同志参加“五老”骨干队伍,截至目前,市本级“五老”人才库入库204人,涵盖教育、法律、文艺、心理咨询等各方面。大力推进“五老”工作室(站)建设,打造了1041个示范工作室(站)作为“五老”发挥作用的示范平台。
(四)开展“立树建创”主题活动,推动创先争优。为更好地推动中办、国办《意见》,省两办《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真正走深走实。2023年,我们在全市关工委系统组织开展“立标杆、树典型、建基地、创品牌”的“立树建创”主题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五老”中,广泛开展“最美“五老””评选活动,发现、树立“五老”典型149人,评选市级首届“最美“五老””32人。在全市各基层关工委中,组织开展“五好”关工委评比活动,着力推进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加强,选树冷水滩区高溪市镇、宁远县下灌村等一批新的“五好”基层关工委典型,大力提升基层关工委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在打造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上,制定下发了全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建设五年规划,规划将在五年内高标准建设100个市级青少年教育基地。目前,已创建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1个,省级教育基地4个,市级青少年教育基地38个。在品牌建设上,重点抓了“最美孝心少年”“农村关爱帮扶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五老”’+‘好邻居’调解机制”“政法‘五老”’帮教机制”等品牌,着力提升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水平。
作者:湖南省永州市关工委执行主任 蒋善生
责任编辑:唐子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