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维度看关工委组织和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性安排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0日 来源: 安徽阜阳市关工委 作者: 耿霖
摘要:中国关工委课题

完整认知新时代的关工委及其工作价值,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以中办、国办《意见》为遵循,多维度研究关工委组织和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性安排,深化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进一步高质量做好关工委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政治维度:从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基中关工委的重要地位看关工委制度安排彰显政治自觉

百年党史揭示:新中国是2000万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要想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关心下一代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持续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这是关心下一代的全部理论基础、实践主题和政治意蕴。

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葆红色江山不变颜色,关键就在于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和争取青少年。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关工委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性组织,其无论是作为党和政府重要助手的政治地位还是作为青少年教育协同力量的社会地位等都十分重要。关键在于关工委工作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一项重要工作,关工“五老”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战略维度:从争夺青少年激烈斗争中关工委的重要作用看关工委制度安排彰显战略主动

关心下一代事关争夺青少年的国际战略考量。195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就制定了和平演变中国青少年的《十条诫令》。毛泽东同志也再三思考着中国的命运和未来,1962年,他在一次谈话中说,美国要想在中国第一、第二代身上进行和平演变是不可能的,他们只能把和平演变寄希望于中国的第三代、第四代身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不费一枪一弹,美国用文化渗透和舆论扶持成功实施和平演变。

中美之争关键是人心之争。争夺青少年的斗争是长期的、严峻的,我们不能输,也输不起。否则将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

把握战略主动,关工委和“五老”必须旗帜鲜明地把关心下一代工作融入到伟大斗争中,发扬斗争精神,抵御西方价值观对青少年的侵蚀,有效应对多种风险与挑战。

三、 实践维度:从30多年关工实践中关工委的重要担当看关工委制度安排彰显制度自信。

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中国关工委组织走过了30多年的不平凡路程。30多年的关工实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印证了关工委制度性安排的中国特色与客观必然,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制度自信,也为全球青少年治理提供了实践样本和中国经验。

30多年来,各级关工委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国家培养了千千万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仅“中华魂”读书活动,30年来全国覆盖青少年就达4.97亿人次,生动展示了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健康向上的时代气息。

各级关工委,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性安排的组织载体,坚持守正创新,以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工篇章。广大“五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性安排的实践主体,是一支对党忠诚、让党放心、特别能奉献的银龄队伍,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银发力量。


(责任编辑:孙大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