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有一个“破窗效应”,是指如果环境中的不良现象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没有及时修复,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就像一种负面行为的蔓延。
比如在一个小区里,如果有一处墙壁被涂鸦而没有及时清理,过不了多久,可能整个小区会出现更多的涂鸦。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有孩子开始违反学校纪律却没有受到家长或老师应有的制止和教育,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会跟风违纪。
那家长如何应对破窗效应呢?
1.及时修复 “第一扇破窗”
当发现孩子有不良现象的初始迹象时,要立刻采取行动加以纠正和修复,不给负面行为滋生蔓延的机会。比如第一次上学迟到或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要及时进行提醒、督促改正。
2.建立明确的行为规则
制定清晰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让孩子清楚知道什么是不被允许的,以及违反规则的后果。
3.营造积极的环境氛围
通过正面引导、表彰良好行为等方式,增加教育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抑制负面行为的产生,引导孩子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认识破窗效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良好的环境和秩序,避免某些不良行为的泛滥。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责任编辑:孙大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