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从事关工委工作30余年的“老关工”和《中国火炬》杂志的忠实读者,借此机会,衷心祝贺《中国火炬》杂志创刊30周年,笔者结合平日里阅读《中国火炬》杂志,浅谈自己的三点感受。
一是把握时代脉搏,关工“助诊”帮手。三十年来,《中国火炬》杂志每期刊载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教育青少年的重要思想的述评文章,有利于老少“关工”针对不同历史时期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助诊”,从而紧紧围绕党中央战略部署,积极投身于关心下一代相关的教育和实践当中。
二是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好关工动态宣传和普及。《中国火炬》杂志汇聚了全国各省市优秀的教育青少年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充分展现全国关工委建设既和衷共济、又各具风貌的大好局面。
三是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打造关工前沿思想交流平台。《中国火炬》杂志开设“关工视窗”、“关工论坛”、“关工人物”、“关爱后代”等栏目,刊载老一辈革命家和知名教育家的文章,鞭辟入里,常看常新。这些内容,涵盖了关工人携手青少年在爱党、爱国、爱家乡等方面发出最强音,为我们推动关工委工作的创新发展、掌握最新动态、交流教育青少年成功经验提供了便利。
总的来说,《中国火炬》杂志站得高、落得实、看得远,是一本教育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的杂志,对各行各业、尤其是关工委、中小学、广大学生家长都有启发和帮助。最后,衷心祝愿《中国火炬》杂志越办越红火!
责任编辑:唐子韬